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1-11-01 点击数:118 信息来源:学院保卫处

一、总则

(一)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我院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处置体系,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降低我院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大规模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福建省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教工委、市教育局《福州市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的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学校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请愿等突发事件;涉及学校师生集体罢教、罢课、罢餐、绝食、静坐、上访和封堵交通等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园内的打、砸、抢、烧事件;校外人员围攻堵校门、冲击学校教学、科研和办公场所、干扰学校正常秩序等突发事件;校园及周边发生的严惩暴力伤害、群殴等导致师生伤亡的治安和刑事案件;针对学校师生制造的绑架、纵火、凶杀、投毒、爆炸等各类恐怖事件;针对学校师生的渗透破坏事件;在校园内进行的非法传教以及外籍和港、澳、台师生未经批准举行的政治性活动;其他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2、校园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及周边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校园水面溺水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

3、校园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突然发生在学校内和学校所在地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公共事件。

4、校园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包括气象、海洋、洪水、地质、森林、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对学校及师生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5、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学校网络与信息的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和灾害性事件。

 6、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学院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黎明学院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校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与事发地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确保信息搜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切实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发生突发事件后,应遵循“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急领导小组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制定和启动应急预案,建立以事发地党委、政府为主,应急领导小组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现场指挥机构,落实处置主体和责任。民办学校法定代表人是维护校园内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

3、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坚持常备不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校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校园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校园和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4、加强教育,依法处置。在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积极运用教育的方法、疏导的手段,多做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工作原则,引导师生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化解矛盾,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到整个处置的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处置,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宣传、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校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慎用强制措施和警力,加强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恢复重建体系。   

6、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1、应急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发生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系部、班级,应在第一时间向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的2小时。院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报告市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全面准确、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缓报。

    (3)续报:学校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后,事件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市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市教育局值班室续报情况。

    2、应急信息报送机制   

    (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院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同时,立即电话通知相关负责人,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执行电话报告后,立即以书面形式上报市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3、应急信息报送内容

    (1)首报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含时间、地点、单位、规模、破坏程度、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现场情况,对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威胁程度以及事件发展趋势等;

    (2)跟报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事发学校、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教育部门拟采取的措施。

    (3)续报信息:应包括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应;事件发展状态跟踪、处置过程和结果;在事件处置结束后,报送事件的评估结果与处置总结以及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二)预防预警行动

    1、明确职责措施。在院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处室各类应急工作组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狠抓落实,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开展培训演练。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3、落实应急设施。做好应对校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三、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  预防和预警机制

    1、信息收集重点:各处室、系部及辅导员要经常排查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舆情分析,建立和完善预防预警体系。除及时监测并上报各类事件信息外,要重点排查并掌握以下预警性信息:

    (1)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涉及国家主权、民族情感和民族利益事件在学生中引发的反应。

   (2)敏感时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日、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

   (3)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

   (4)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非法传教、邪教事件等各类政治性敏感问题。

   (5)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6)因学习、心理等问题引发的学生偶发事件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7)其他可能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各类信息。

    2、信息处理机制:

    坚决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上级教育部门,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激化矛盾、扩大事端。

    3、预防预警行动:全面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掌握师生思想动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性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根据维护稳定形势和预警信息类别,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应急处置校园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必要的演练活动,提高处置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三)应急响应

    (1)成立现场指挥部,由院分管领导任现场指挥,负责决策指挥,处置群体性聚集事件;派出工作人员在敏感区域分别成立工作点,及时防范和处置随时可能出现的群体性聚集事件。

    (2) 密切跟踪和掌握事态发展,综合分析事件起因,对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定性。学校特大群体性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必要时,可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市委、市政府,启动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3)提请公安部门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进行严格控制和监视。

    (4)对于学生群体性事件,要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和广大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坚守在第一线,开展教育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缓和矛盾冲突,为尽快平息事件创造条件。重点做好群体性事件中带头人员的工作,必要时由公安机关果断带离现场。加强有关调查取证和资料留存工作。

    (5)对于已经形成游行的,配合公安机关组织力量全力进行疏导控制,尽全力控制在原地,劝返回校内。对于一时难以控制的,游行线路要全力避其经过敏感区域和学校,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在游行活动的最终聚集区,要组织充足力量全力做好学生的劝返、接回工作。

    (6)对于造成校内师生严重伤亡和严重干扰学校正常秩序的事件,要组织力量在第一时间救助伤员,抢救人员生命,安抚师生心理,稳定师生情绪,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7)对师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福建省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执行。

     (四)善后与恢复

    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消除可能导致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1、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校园政治性群体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开展法制教育,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2、属于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校园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当地综治委、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协调下,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治,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属于校内体制改革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校园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及时帮助解决师生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落实;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关心和安排好有困难的教职工、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师生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 

    4、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强跟踪和督查。事件结束后,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市校园社会安全类应急工作组。

四、校园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应急处置措施

    1、校园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学校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2)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发生。

    (3)抢救伤病员,配合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

    (4)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组织人员疏散、转移重要财物,封锁火灾现场,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5)解决好师生员工等受灾人员的安全转移和居住困难问题。

    2、校园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构筑物)倒塌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构筑物)倒塌安全事故,要迅速启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学院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公安报告。   

    (2)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采取果断措施组织人员疏散和封锁现场,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有效措施,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预防继发性危害发生。

    3、校内外溺水事故处理办法

    (1)要事先落实救援部门,配备专用救援设备。

    (2)发生校内外溺水事故,学院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组织人员对溺水者进行科学地救援,避免造成继发性伤亡;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防冻伤等应急抢救处置,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援。

    4、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学院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组织抢救伤员,在向上级校园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立即向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   

    (2)学校要积极做好人员安全疏散工作,控制好现场的治安事态;及时封锁和保护爆炸现场,设置安全隔离带,确保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及次生事故发生。

    (4)发现肇事者或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搜寻人证、物证。

    5、校园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

    (1)学校应根据各类危险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学校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及时向当地教育和环保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同时设置污染控制区。

    (3)危险品污染事故,情况严重的,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处置。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立即采取果断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程度轻微的,启动学校相关应急预案处理。 

    (4)己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迅速制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及时排除污染危害,防止危险品污染事故继发性发生。

    (5)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应召集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6、校园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1)校园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遇有学生或教职员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的,学校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援、向公安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要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人证、物证。

    (3)协助公安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涉及外籍师生的,要尽快按规定报告各级外事部门。

    7、校园大型文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安全保卫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或教职员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的,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援,进行伤员抢救工作;学院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员,立即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报告,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援助,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担负起保护师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尽力避免继发性事故发生。

    8、校园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处理办法

    (1)学校后勤各部门要做好学生宿舍、食堂等重要场所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部门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要场所和重点部位要加强检查,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2)发生供水、供电、燃气泄漏等重大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学院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3)学生宿舍、食堂等二次供水部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保护好现场,并联系当地政府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

    9、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立即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积极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处理突发安全事故,防止事态扩大。

    (三)善后与恢复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任务和生命救护活动结束后,应立即设立恢复中心,工作重点即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与恢复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救助受伤人员。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稳定师生情绪。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安全。及时全面检查各项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查明事故原因。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作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

    5、总结经验教训。要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关注安全状况。关注校园及其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反映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当地政府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7、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师生日常防灾、避灾知识教育,增强师生自防、自救、自我保护能力。

五、校园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 信息报告

1、报告时限及程序

    ①初次报告:第一时间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②进程报告:在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教育部应急处置工作组。

    ③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2、报告内容

    ①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造成伤害的人数;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

    ②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丢失的有害物查找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③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二) 应急响应

    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学校分管领导;学院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1、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2、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或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

    4、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5、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6、积极配合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7、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8、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9、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三)善后与恢复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认真调查落实,追究行政责任。会同有关处室对所发生的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2、根据事件性质,做好善后工作。根据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加强宣传教育,整改卫生隐患。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彻底清扫消毒,恢复正常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六、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 预防和预警机制

    1、预防措施

    (1)加强教育引导:全面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师生动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应急管理制度,制订相关的应急预案、网络管理、机房管理、保密协议等规定,通过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3)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①建立安全、稳定的网络运行环境,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②重要信息系统要采用高可靠设备,使用成熟稳定的系统与应用软件,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手段,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并为系统打补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关闭所有不必要服务、账号;严格限制内部用户的访问权限;对关键系统实施全时动态监测。

    ③建立严格的信息上网审查制度,有效阻止网上不良信息传播。主要环节包括:网络边界的访问控制;反垃圾邮件措施;Web和FTP服务器24小时实时监控;BBS内容过滤机制等。落实“用户实名注册”和“BBS校内信息交流平台”两项措施。建立高校BBS实名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   

    2、预警响应:根据预警信息,加强对本部门、本地区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状况的监测,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1、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的应急处置。有害程序事件分为计算机病毒事件、蠕虫事件、特洛伊木马事件、僵尸网络事件、混合程序攻击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分为拒绝服务攻击事件、后门攻击事件、漏洞攻击事件、网络扫描窃听事件、网络钓鱼事件、干扰事件和其他网络攻击事件。由所属各级网络或信息中心按部门分工和应急流程处置。对于大规模、影响较大的恶意移动代码、拒绝服务攻击、系统入侵和端口扫描处置:

    ①通知应急管理负责人和中心主管,决定上报或通报;

    ②按预案通知相关管理员采取措施,或直接实施控制;

    ③处置人员记录事件处理步骤和结果,总结报告。

    2、信息内容安全事件、信息破坏事件的应急处置。信息内容安全事件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禁止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作敏感问题并危害校园安全、学校稳定和师生权益的事件;信息破坏事件分为信息篡改事件、信息假冒事件、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窃取事件、信息丢失事件和其他信息破坏事件。发生信息内容安全事件、信息破坏事件,应紧急联系信息主管负责人,及时消除非法信息,恢复系统。无法迅速消除或恢复系统、影响较大时实施紧急关闭,并紧急上报。

    3、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设备设施故障分为软硬件自身故障、外围保障设施故障、人为破坏事故和其他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火灾、盗窃、破坏等紧急事件按照国家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对运行关键部位实施24小时保卫。禁止任何非授权人员进入。

    网络运行过程中设备设施故障,包括线路中断、路由故障、流量异常、域名系统故障等,由网络中心运行部门负责,重大事件立即向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应急工作组办公室负责人报告。

    (三) 保障措施

    1、技术队伍:加强学校网络中心单位应急小组的建设,做好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技术支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

    2、基础平台:加强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基础平台建设,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响应,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流程保障:在本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指挥下,建立起所管辖范围的网络和信息应急处置处理流程,负责应急处置各类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出现本层次应急处理流程中断、应急处置无法进行,或者事态范围扩大超出管理区域时,按照事件升级的原则向更高层次紧急通报处理,避免延误。

    4、经费保障: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积极支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基础平台建设、情报力量建设、预案演练等工作开展。

    (四)宣传、培训和演练

    1、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宣讲活动。

    2、预案培训: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知识等列为行政管理干部和有关人员的培训内容,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

    3、模拟演练:每年组织落实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演练,模拟处置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提高实战能力,并根据应急处置演练中暴露的管理、协调和技术等问题,进一步检验和完善预案。

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经学研究,并结合学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领导机构

成立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部署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系党政负责人为本部门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防控工作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落实责任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长:范超峰   廖诗忠 书记

副组长:杨光舟 副院长

   副院长

   学院董事

王新华 党委书记

 员:学各部门负责人、各系党政负责人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院办公室。负责防控工作综合协调、材料汇总上报,执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配合上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工作安排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寒假期间加强师生健康教育,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家校通平台、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相关疫情防控知识和核心信息。引导师生和家长居家或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外出活动戴口罩,不参加聚餐、聚会,减少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外出返家及时清洁双手,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做好入学防控工作

1. 原则上不予学生提前返校。如有提前返校学生,各应及时上报至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统一汇总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开学报到期间,保卫处牵头组织人员在地球村、福屿校区大门口进行入校学生体温监测。

2. 通知全体师生做好居家体温监测,引导体温异常者及时就诊,并教师人事处、学生向学工处申请延迟返校。对于武汉籍学生或其它疫情严重的学生,凡因当地疫情控制要求无法按时返校的,可视情况办理延迟返校。

3. 学院指定学生公寓部分无人使用的寝室作为体温异常师生隔离场所,校医院病房作为治疗检查用的临时性周转隔离病房。

4. 开学报到期间,由学院安排一辆车辆将体温异常的师生转送至指定隔离场所。

5. 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其隔离观察,病情严重的立即转诊至我市定点医疗机构。

)做好师生筛查工作

在疫情存续期,严格对所有进校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和登记,体温正常,无其他呼吸道症状者方可进入校园。加强学安全相关工作,对出入校园人员严格把控。强化缺勤登记追踪工作,及时跟踪缺勤师生身体状况,有异常及时报告。严格执行复课制度,因病缺勤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呼吸道症状消失48小时候方可复课。对从湖北等疫区返校的学生要予以重点关注。定期做好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消杀和通风换气工作。

教育引导学生不得隐瞒病情、带病上课。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有发烧、咳嗽等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安排到我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由定点医疗机构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

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在春季开学前,由总务处牵头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工作,清理卫生死角,做好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预防性消杀,做好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晨检工作;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自备水源的防护,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开学前必须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做好防控用品物资准备

储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医用外科口罩、手套、洗手液)和消毒剂(漂白粉、医用酒精等)、红外额温计,洗手间必须配备肥皂或洗手液。

(六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处置

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对确诊病例,要严格执行休学、复学管理制度,并密切跟踪其治疗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根据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疾病证明和同意休学的意见,为确诊病例办理休学手续。根据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和同意复学的意见,为符合复学条件的学生办理复学手续。要开展全校师生,尤其是确诊病例学生及其家长,隔离观察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

)加强对师生集中活动的管理

部门、系部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举办大型会议或课外活动。确要举办大型集体活动的,主办单位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安排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场所举行。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保卫处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治安巡逻,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出入校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秩序。

三、其他事项

四、本预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和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bet5365最新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1日